EN

活动预告

“讲座预告”新媒体与多元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21-06-11



李道新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兼日本东京大学特任教授。曾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以及韩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巴西、英国等20多所大学访问讲学。任《电影艺术》《影视艺术》等杂志编委,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五个一工程奖”评委、国家电影局审片委员会委员等。

讲座题目《光影绵长:电影与非遗》

讲座简介:文化遗产不是古董,而是全人类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是国家、民族、个人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的主要标志,是精神创造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以《龙门客栈》、《侠女》为代表的胡金铨武侠电影,在大量新派武侠片中独树一帜,不仅为中国武侠电影确立了经典的类型形态,而且以其作者电影式的追求,在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倾心追慕和对儒释道文化的悲怆感悟中,展现出中国武侠电影独创性的精神深度和文化蕴涵。胡金铨集考据精神和美学修养于一身,做事很有耐心和细心,从布景设计、人物造型、服装、道具等,都喜欢亲力亲为。《山中传奇》里,主人公抄经时所背的竹制行囊,就是胡金铨采用古书的式样设计出来的。

徐辉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艺术学专业艺术美学方向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影美学、艺术美学、美学原理等。曾在《文艺研究》、《意象》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吉尔·德勒兹的“电影-哲学”思想》、《妙悟与自然》等。曾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广电总局社科项目《中国网络电影产业发展研究》和教育部重大教改项目《影视画面构成》等等。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电影的奥秘——吉尔·德勒兹电影美学研究》。

讲座题目:《遵循生命的逻辑,装配电影影像》

讲座简介:吉尔·德勒兹电影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按照生命的运作逻辑来理解电影。如此这般的影像本体论,预示着一种电影创造论:按照生命的本然逻辑,在装配电影影像。具体而言,装配即蒙太奇,遵循生命的本然逻辑,意味着一种蒙太奇原则,由此蒙太奇作为一种影像制作手段,获得一种崭新的理解;遵循生命的本然逻辑,意味着根据生命两个层面(日常生命和纯粹生命)的运作实情,制作两类不同类型的电影,即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古典电影和以法国新浪潮为代表的现代电影;遵循生命的本然逻辑,意味着电影的意义在于生命本身的呈现,让人们能够感性的理解至深的本然的生命。

苏伟

苏伟是生活在北京的策展人、艺术史研究者,现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他的工作聚焦于对中国当代艺术历史的重绘和深描。2014年,他获得首届国际艺术批评奖(IAAC)。2017-2019年,他担任北京中间美术馆高级策展人。

讲座题目:《微弱的叙述:重看1949后当代情境中的人与制度》

讲座简介:“1949后“至今可以视为一种当代情境,在这一情境中,人与制度的全面互动决定了艺术的历史进程。观察不同人生背景和艺术渊源的个体卷入其中的情态,正视这种人与制度的全面互动,并尝试分析他们的情感、姿态以及艺术观念,是对我们今天研究的挑战。本次讲座将通过分享我最近几年的研究和展览,与大家共同探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历史焦虑。